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资讯中心 政策法规 资格认证 培训信息 远程学习 专家顾问 在线报名 成绩查询
 推荐阅读
· 关于近期有人冒充我司名义行骗的严正
· 智能化系统集成项目经理
· 全国职业信用评价网信息采集中心授权
· 关于开展2020年11月中级网络工
· 2020年09月国家职业资格安全评
· 恭喜蓝源国际注册商标正式被国家商标
· 2020年9月国家职业资格安全评价
· 2020年9月关于举办劳动关系协调
· 2019年12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审核查询
本人姓名:
身份证号:
 
 学员反馈
概要简介: 全国职业信用...
2014年3月18日-2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名生产型制造型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层...
[更多]
 
 >> 管理知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管理知识 >> 浅谈企业生产运行管理....  
浅谈企业生产运行管理
发布时间:2014-07-06 | 阅读次数:2741 | 返回列表>>|
浅谈企业生产运行管理
生产运行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是一项以提高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按质、按量、按进度要求生产或提供市场所需产品或劳务为目的,对企业生产运作系统及其过程进行设计、计划与控制的管理方法。它涉及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生产计划管理、生产控制、现场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内容,其中现场管理与安全管理是产品生产发展的重要管理步骤,是生产运行管理持续、稳定的必要保障措施。如何做好现场管理与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一、现场管理
现场一般指作业场所。生产现场是从事产品生产、制造或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它既包括生产前方各基本生产车间的作业场所,又包括生产后方各辅助生产部门的作业场所,如库房、实验室、锅炉房等。生产现场集中着工厂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它由劳动者、机器设备、原材料、加工方法、生产环境、信息等要素组成。
做为一名管理者要做好产品的生产管理,就必须从现场状况抓起。
由于生产现场人员、设备、材料的高度集中,加上生产工艺的特点,容易造成生产现场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再如,好不容易导进的最新式设备也未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污与零乱的景象。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垮垮,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这样的工厂我们认为它只会生产问题和制造麻烦,对人类社会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即使引进很多尖端优秀的管理方法也不见得会有什么显著效果。
针对这种现场生产秩序混乱、到处存在浪费现象、环境“脏、乱、差”、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状况,生产现场管理就是应该做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为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真、善、美的品质,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实现共同的梦想。
在以往的经历中,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可谓用心良苦,花巨资导入各种管理体系并寄予厚望,但结果无论是ISO9000、ISO14001、还是TQM、ERP等这些风靡全球的管理体系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遇到了同样的困难,那就是文字性太强或者要求太高,忽略了国内企业中员工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事实,理论知识多且深奥,无法全面实行,这些都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切实存在的问题。这类管理体系让企业管理者们看到好的前景,却又找不到能有效推行的途径,可望而不可即,或者因为员工素质达不到要求,或者管理基础薄弱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根本谈不上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变革和可观的效益。究其缘由,那就是我们舍本逐末,忘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管理的提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扎实的基础管理,许多管理定为空中楼阁,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我们只有打牢了根基,才能发展壮大,只有找到适合企业的管理理念、体系、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企业前进的道路上,5S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无疑为国内企业指明了起步的方向。
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它起源于日本,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5S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提出的目标简单、明确,就是要为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科学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并通过实施有效的5S管理,最终提升人的素质,为企业造就一个高素质的优秀群体。
1、整理
整理是指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的事、物,再对不需要的事、物加以处理。在现场工作中,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工具及文件等物品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它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边角料、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工人和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生产现场,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设立不要物放置区可以快速地进行整理。
① 整理的目的:
A.腾出空间,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
B.现场无杂物,人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
C.防止误用、误送。
D.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残余物料、待修品、返修品、报废品等滞留在现场,既占据了地方又阻碍生产,包括一些已无法使用的工夹具、量具、机器设备,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使现场变得凌乱不堪。这些地方往往是无人管理的死角,因此也是灰尘的堆场,如果在一些对控制灰尘要求相当高的企业,那么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因此,要对生产现场摆放和停置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分类是整理生产现场的第一步。
生产现场摆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种浪费。如果不要物品不经常清理,即使宽敞的工作场所,也将俞变窄小,公司将要建各种名目的仓库,甚至要不断扩建厂房;棚架、橱柜等被杂物占据而减少使用价值。并且增加寻找工具、零件等物品的困难,浪费大量的找寻时间;物品杂乱无章地摆放,会增加盘点的难度,成本核算失准。
以上种种,若不及时加以整理,将起连锁反应,浪费和损失不断扩大,形成恶性循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做好整理工作将起到什么作用呢?
② 整理的作用
A.消除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减少库存,节约资金。
B.消除管理上是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有效的防止误用、误送。
C.有效地利用空间,可以使现场无杂物,通道顺畅,增大作业空间面积。
D.对物料、物品进行分类、有序的放置,减少找寻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E.减少碰撞,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
F.有序的工作场所更便于管理,大大降低管理难度。
G.使员工心情舒畅,工作热情高涨。
③ 因缺乏整理而产生的各种常见浪费
A.空间的浪费。
B.零件或产品因过期而不能使用,造成资金的浪费。
C.场所狭窄,物品不断移动的工时浪费。
D.管理非必需品的场地和人力浪费。
E.库存管理及盘点时间的浪费。
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用完的工具、报废的设备、个人生活用品等,要下决心,将不必要的物品,断然的加以处置,坚决将其清理出现场。
④ 整理的要点
A.自己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B.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
C.将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
D.对需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
E.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
F.每日自我检查。
2、整顿
整顿是把需要的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通过上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不知和摆放,以便最快速地取得所要之物,在最简洁、有效的规章、制度、流程下完成工作。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使得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整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① 整顿的目的
A.工作场所清楚明了。
B.工作环境明亮、整洁。
C.消除过多的挤压物品。
D.工作秩序井然。
② 整顿的作用
整顿是一种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科学,它研究怎样才可以立即取得物品,以及如何立即放回原位。任意决定物品的存放不会让你的工作速度加快,它会让你的寻找时间大幅度增加。我们必须考虑怎样拿取物品更快,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实施整顿工作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整顿有以下作用:
A.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和非必须的作业。
B.将寻找时间减少为零。
C.出现异常情况(如丢失、损坏)能马上发现。
D.创造一目了然的现场,即使非本岗位的人员也能明白要求和做法。
E.不同的人去做,结果是一样的(已经标准化了)。
F.缩短换线、换工装夹具的时间。
G.标识清楚,保障安全。
③ 因没有整顿而产生的浪费
A.没有标识导致寻找时间的浪费。
B.摆放不合理导致停止和等待的浪费。
C.认为没有而多余购买的浪费。
D.现场混乱导致计划变更而产生的浪费。
E.现场混乱导致交货期延迟而产生的浪费。
F.没有定点、定量导致场地的浪费。
④ 整顿活动的要点
A.彻底落实前一步的整理工作。
B.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放置场所明确,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
C.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例如,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经常使用的东西应放置在较近的地方(如放在作业区内),偶尔使用或不常使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如集中放在车间某处)。
D.物品摆放目视化,尽量使物品做到过目知数。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如地板划线定位、对场所物品进行标识等。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3、清扫
清扫是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打扫干净,彻底地清扫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持设备在正常状态下运转,因此我们常说清扫就是点检。清扫过程是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赃污,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明亮。
清扫看起来简单,也不需要什么专门的设备和技巧,单事实上做起来确并非易事。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为数不少是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得脏乱不堪。脏的设备会使设备精度下降,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量,使安全事故防不胜防,脏的现场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杂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以保证安全、优质、高效率地工作。
① 清扫的目的
A.提升作业质量。
B.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令人心情愉快。
C.干净亮丽的环境,创造“无尘化”车间。
D.是零故障的基础工作。
② 清扫的作用
A.提高设备性能。
B.贯彻保养计划。
C.减少设备故障。
D.提升作业质量。
E.减少脏污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F.减少工业伤害事故。
③ 因清扫不充分可能带来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很多无尘化、无人化的“无人化”工厂。所谓无人化工厂也并非真正没有人,而是自动化的程度非常高,工作人员数量很少。无人始于无尘,也就是说,高度自动化的企业若能真正保证无人运转顺利、稳定,首先就是要做到无尘。下面是清扫不充分可能带来的影响:
A.故障。回转部、空压、油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传感等处脏污或混入异物,产生摩擦、阻抗、通电不良等,导致设备精度降低或误动作。
B.品质不良。制品内混入异物或设备误动作,导致品质不良。
C.设备劣化。因异物、脏污产生松弛、龟裂、摩擦、断油,导致设备劣化。
D.速度低下。因脏污引起松弛、摩擦、颤动增加,导致设备能力下降或空转。
灰尘虽小,但它的破坏作用却很大。机器上有灰尘就会造成氧化,就会腐蚀设备而生锈。腐蚀、生锈易造成接口松动,造成脱落,零部件变形,甚至产生断裂,发生故障,所以灰尘的危害的确很大。清扫它就是要让我们的岗位以及我们的机器设备没有灰尘。
④ 清扫活动的要点
清扫就是使现场达到没有垃圾、没有脏污的状态,虽然已经整理、整顿过,要用的东西马上就能取得,但是被取出的东西要处于能被正常使用的状态才行。达到这种状态就是清扫的第一目的。对于高品质、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制造,更不得有垃圾或灰尘的污染,从而造成产品的不良。下面讲述一下清扫实施的要点。
A.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室外),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
B. 执行例行扫除以清理脏污,对设备的清扫应着眼于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扫设备要和设备的点检相结合,清扫即点点检。
C. 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清扫也是为了改善。例如:清扫地面时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露,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D. 建立清扫基准作为作业规范,一个好的作业基准是使明亮整洁的工作场所得以保持的依据。
只要求员工努力清扫,而不去寻找污染发生源,以消除或减少污染的面积,是难以获得一线员工的支持的。
4、清洁
清洁是在整理、整顿、清扫等管理工作之后,认真维护已取得的成果,使其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并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使之制度化、标准化。因此,清洁的目的是为了坚持前几个管理环节的成果。“整理、整顿、清扫”一时做到并不难,但要长期维持就不容易了,若能经常保持3S的状态,也就达到清洁管理的要求了。
“清洁”是上述基本行动之外的管理活动。对于大多数管理不善的工作场所,上述的工作通常得不到完整、系统的重视,或偶尔为之,不能坚持。在开始强调和实施5S管理时,造一些声势,搞些运动,让大家都动起来,重视起来,只要实施得力,总是能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工作现场的面貌。然而,运动的缺点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工作现场的良好状态是需要时刻保持的,从管理方法的角度说,要想保持好的做法长期贯彻,就应当将有关的方法和要求总结出来,形成规范与制度。所以,5S管理中的“清洁”就是要将运动转化为常规行为,需要将好的方法、要求总结出来,形成管理制度,长期贯彻实施,并不断检查改进。一些流行中文提法,将这个要素称为“规范”,而在含义解释上,“规范”一词在内容上概括更为全面,因此很多企业直接将“清洁”说成“规范”。
清洁并不能单纯从字面上来解释,它是通过对前几项活动的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和深入,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使员工能愉快的工作。这对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整体的绩效是很有帮助的。
① 清洁的目的
A.通过制度化、标准化维持前面3S的结果,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B.形成卓越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
② 清洁的作用
A.美化工作场所。
B.维持安全的工作环境。
C.增加客户的信心,创造明朗、整洁的工作现场。
D.维持已经取得的成果,并持续改善。
③ 清洁活动推进的要点
在企业生产过程和日常工作过程中,总会不断有不要的物品产生,这就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整理、整顿、清扫等管理工作。清洁是对整理、整顿和清扫的标准化、制度化,通过标准化、制度化来保持前面的3S。因此我们在推进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职责明确。
公司里所有的区域或设备都应有明确的整理、整顿清扫的责任者,没有无责任者的区域或设备。对区域或设备的划分尽量体现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区域或设备的使用者负责该区域的整理、整顿、清扫等工作。在明确职责的同时要建立与之对应的监督检查制度,以确认整理、整顿、清扫工作的保持是否按要求实施。监督检查措施是否有效,对整理、整顿、清扫保持高水准是非常重要的。
B.重视标准化工作。
对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如果不进行标准化,员工就只能按自己的理解去做,实施的深度就会很有限,就只能进行诸如扫扫地、擦擦灰、摆放整齐一点之类的事情。要彻底进行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就应该重视作业的标准化工作,以维持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必要的实施水准,避免由于作业方法不正确导致的实施水准不高、工作效率过低和可能引起的对设备和人身造成的安全事故。
C.形式多样的考核检查。
目前,推行5S管理的企业在清洁时常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红牌作战、3U-MEMO、目视管理以及检查表等,这些方法和工具能够有效推动5S管理的顺利开展。
D.新人教育。
对新人的教育非常重要,有些企业新人上班前三天全天都在进行5S管理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非常有效的传递了本企业非常重视5S管理的理念,以及必须接受的心理准备。不能对新人及时灌输5S管理理念,5S管理就容易受新人的“坏习惯”的影响,久而久之又回到启动前的状态。
④ 清洁的注意点
A.车间环境不仅要整齐,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保证工人身体健康,提高工人工作热情。
B.不仅物品要清洁,而且员工本身也要做到清洁,如工作服要清洁,仪表要整洁,及时理发、刮须、修指甲、洗澡等。
C.员工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待人要讲礼貌、要尊重别人。
D.要使环境不受污染,进一步消除浑浊的空气、粉尘、噪声和污染源,消灭职业病。
5、素养
所谓素养,是指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促使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规章,并按规则去执行。5S管理始于素养,也终于素养,它的核心是提高参与者的素质。如果人的素质没有提高,5S管理将无法长期坚持下去。因此,提高素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拥有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培养文明的人,营造团队精神。
① 素养的目的
A.促使人人有礼貌、重礼节,进而形成优良风气,创造和睦的团队精神。
文明礼貌的作用是巨大的,许多情况下,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可以消除许多烦恼,融洽团队关系。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如果每一个人都主动、积极的把他责任区范围内的事情经过整理、整顿、清扫,并予以贯彻的话,必定能造就一支优秀的团队。
B.让企业的每个员工,从上到下,都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培养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让每个人都能严格的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让每个人都知道要在企业里成长,就必须从内而外的主动积极,都能认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要成长,我做好了,企业才能做好。”
C.创造一个充满良好风气的工作场所。
② 素养的作用
素养,必须制定相关的规章和制度,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持续的推行5S管理中的前4S,直到成为全公司员工共有是习惯,每一个人都知道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重要性。要求每一个员工都严守标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都要按照标准去作业。
一个优秀的人才,应知道如何把东西区分为必须的和非必须的,东西要去放迅速,在责任区域内应该把事情做好,力争做到零缺点。
③素养的表现
A.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应该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认真而严格的按照标准进行作业。
B.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事业。
C.有责任感,敬老爱幼,关心家人。
D.信任别人,有宽阔的胸怀。
④ 素养活动的要点
A.规范早会。
B.管理人员率先倡导示范。
C.透过各种激励活动的举办,掀起高潮。
D.制定服装、臂章、工作帽等识别标准。
E.制订公司有关规则、规定。
F.制订礼仪守则。
G.对员工进行教育训练。
H.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I.推行互相问候的礼貌活动。
5S管理解决了现场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开展起来比较容易,可以搞得轰轰烈烈,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但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不断优化就不太容易,开展5S活动贵在坚持。为将这项活动坚持下去,企业首先应将5S活动纳入岗位责任制,使每一部门、每一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的工作标准;其次,要严格、认真的搞好检查、评比和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同各部门和每一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第三,要坚持PDCA循环,不断提高现场的5S水平,即要通过检查,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因此,在检查考核后,还必须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计划,使5S活动坚持不断的开展下去。
二、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生产顺利进行,它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其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的目标能否顺利或者完全的实现。
企业的生产主管负责着全部生产资料和人员设备、能源动力的调配和监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为生产主管无疑对安全生产负有极大的责任。
1、切实将“五同时”做到位。
① 在计划和安排生产任务时,同时计划和安排安全生产的任务,包括安全生产工作,也包括安全生产的技术改造工作。
② 在布置和下达生产计划时,同时布置和下达安全计划。
③ 在调度生产工作时,切实杜绝违章指挥,切实做到先安全后生产。
④ 在检查生产任务的同时检查安全生产的状况,包括安全生产技术工作的进度,也包括检查安全生产和制止各种违章。
⑤ 在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是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人员的重要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情和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各级责任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中各级责任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能和应承担的责任,以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和各职能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安全生产。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落实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的具体要求,通过明确责任使各级各类人员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建立和谐社会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制度上固定下来;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要切实履行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安全管理工作既做到责任明确,又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在考虑与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根据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既明确、具体,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3、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应该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标准为依据;以生产经营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事故教训为依据;以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为依据。本着主要负责人负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以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严密、完整有序。
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编制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修订的工作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规章制度的名称,编制目的,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进度安排等,全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和管理的有序进行。
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般包括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发布五个流程。安全规章制度发布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类安全规章制度,还应对相关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安全规章制度日常管理的重点是在执行过程中的动态检查,确保其得到贯彻落实。
4、保障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
保障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生产单位必须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设备设施,以保证生产经营单位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必须有一个治本的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要克服盲目无序投入的现象。因此,企业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管理,要制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计划,并纳入企业全面预算。
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建设安全和卫生技术措施工程;增设和更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设备的安全维护;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设施;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5、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首先要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管理者及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和自觉性,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其次是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强化安全意识,从而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
根据教育培训对象和培训要求的不同,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实操演练、案例研讨、读书指导和宣传娱乐等方法,通过在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事故现场分析会、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及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分别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其他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安全生产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他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发现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保证生产的安全。
安全检查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需要周密组织的过程,要有精密的策划、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遵循一定的程序、对检查的结果进行相应处置才能真正达到安全检查的目的。
安全生产检查通常可分为:定期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专业(专项)安全生产检查、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和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主要包括对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检查,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备、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对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重点检查的内容有: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运输设备、冶炼设备、电气设备、冲压机械、高处作业;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尘毒产生点及其作业人员;直接管理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
7、组织制订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督促定期演练和改进。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政府或企业为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减少事故损失,快速有效的组织抢险救援,以对危险源的评价和事故预测结果为依据而预先制定的事故控制和抢险救灾方案,是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有时也称为事故应急响应计划。
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写必须符合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事故应急处理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制定预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实行领导与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严密、统一、完整的应急预案,使预案真正具有科学性;事故应急预案应符合当地的客观情况,具有实用性、便于操作,起到准确、迅速控制事故的作用;事故紧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性工作,所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应明确救援工作的管理体系,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权限和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任务等一系列的行政性管理规定,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制定后的事故应急预案还应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才能实施,保证预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法律保障。
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依据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按照事故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分级、分等地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上一篇:安防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
   下一篇:中国制造正在失去竞争力?...
联系我们 | 培训合作 | 法律声明 | 网站律师

版权所有:国家职业教育工作网      主办单位:北京蓝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固安蓝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大兴工业开发区金苑路3号金融大厦D20室    总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A座(星光影视园) 

电话:010-83639113 13366366766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0209633号-8    公安备案号:11011502002929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大数据项目实训基地战略合作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BIM专业技能项目中心  全国职业信用评价网授权信息采集单位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929号